一、评价对象
(一)本专业毕业要求达成(2014版)评价对象为12条毕业要求及其分解的28个指标点。具体描述如下:
1. 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
1-1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体现对职业、社会、环境的责任,掌握一定的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的法律法规、标准知识,以及应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遵守所属职业体系的职业行为准则;
1-2 具备较丰富的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
2. 具有从事食品工程领域所需要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以及经济和管理知识的能力。
2-1 具备较强的数理化基础和计算机知识;
2-2 掌握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化学和食品营养学等食品科学基本理论知识;
2-3 具有一定的食品企业管理、营销和技术经济分析的能力。
3. 具有运用食品工程领域相关的工程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1 掌握机械设计、电工基础、食品工程原理等食品工程基本理论知识,解决农畜产品工程问题;
3-2 掌握食品机械原理与设备选型、食品工厂设计与改造、食品工厂环境治理等工程技术知识,解决农畜产品加工实际问题。
4. 具有运用食品工程领域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系统的工程实践学习经历,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
4-1 掌握乳品工艺学、肉品科学与技术、蛋品科学与技术、水产品加工学、畜产品副产物综合利用和食品保藏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解决农畜产品加工实际问题;
4-2 掌握农畜产品卫生检验的方法与技能,获得相应的职业技能和资格,并能根据技术发展不断改进;
4-3 熟悉食品产业生产和食品科学的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5. 具备关于食品工程问题设计、实践工程实验的能力,并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5-1 参与设计农畜产食品加工工艺、食品机械设备选型、食品工厂设计与改造工作,并能提出解决方案;
5-2 参与制定农畜产食品生产质量控制工作计划,参与食品质量管理体系、食品安全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与监控工作。
6. 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
6-1 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能独立进行新产品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
6-2 适当掌握一些农畜食品的加工新工艺与新检验技术。
7. 具有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系统和过程的能力,设计过程中能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制约因素。
7-1 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系统和过程,并具有良好的质量、安全、服务和环保意识;
7-2 在农畜产品开发、工艺设计过程中承担有关健康、安全、伦理、福利等事物的责任。
8.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8-1 掌握文件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8-2 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借助科技字典,能顺利地阅读本专业文献。
9. 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和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能正确认识工程对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
9-1 具备农畜产品卫生检验、农畜产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食品营销学、食品企业管理等管理方法和技术;
9-2 熟悉食品安全、农业、畜牧业、畜产食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有关政策、标准和法规;
9-3 能够进行农畜食品产业有关文件的编撰,如: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任务书、投标书等,并可进行说明与阐释。
10. 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10-1 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够控制自我并了解、理解他人需求和意愿;
10-2 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自信、灵活地处理新的和不断变化的人际环境和工作环境;
10-3 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并具备一定的协调、管理、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11. 对终生学习有正确认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1-1 为保持和增强职业能力,检查自身的发展需求,制定并实施职业发展计划;
11-2 具备“创新•创造•创业”意识,并以此为契机实现自我价值。
12. 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12-1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并具备初步的口语交际能力;
12-2 能够跟踪本领域最新技术发展趋势,具备收集、分析、判断、归纳和选择国内外相关技术信息的能力。
(二)本专业毕业要求达成评价对象为12条毕业要求及其分解的34个指标点。具体描述如下: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算机、大学物理、物理化学、工程制图、电工学等)和专业知识(包括食品工程原理、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工厂设计、食品机械自动控制、肉品科学与技术、乳品工艺学等)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1-1具有解决食品工程问题所需要的数学知识和应用能力;
1-2具有解决食品工程问题所需要的物理、生物、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和应用能力;
1-3 掌握食品科学与工程基础知识,用于解决复杂食品工程问题
2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2-1借助文献查询、社会调查、实习等环节,能够认识并提出食品领域复杂工程问题;2-2借助文献查询和食品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能够分析食品领域复杂工程问题,提出多种解决方案,并对多种方案进行评价;
2-3 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能够正确表述一个食品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并获得有效结论。
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3-1 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能够对食品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设计解决方案,并进行可行性和创新性分析;
3-2 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单元(部件)设计、工艺流程设计和食品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系统设计,并体现创新意识;
3-3 通过方案优化、工艺计算、设备选型、图纸绘制、报告涉及、论文发表等,实现对复杂的食品工程的设计和解决。
4 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1 依据食品科学和食品工程的基本原理,对食品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
4-2 能够应用食品科学与工程相关理论和方法,搭建实验装置,开展实验;
4-3 能够正确采集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讨论,实验结论,对其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综合分析。
5 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5-1 在解决食品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中,能够使用恰当的信息工具获取相关文献资料;
5-2 在食品工程实践中,能够开发、选择和使用现代工程技术、方法和工具。
5-3 能够使用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模拟单元操作过程,对解决复杂食品工程问题的过程和结论进行预测,并能够理解其与实际工程的差异和局限性。
6 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6-1 基于食品工程领域相关背景知识,能够合理分析并评价食品原料、食品加工半成品和成品的营养和健康问题,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6-2 基于食品工程领域相关背景知识,能够合理分析并评价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安全和法律问题,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6-3 基于食品工程领域相关背景知识,能够合理分析并评价食品企业生产和运营过程中的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问题,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1 关注食品加工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评价与分析食品加工企业生产管理的环保措施及有效性;
7-2 合理运用食品科学和食品工程的基本原理,理解、调控、评价食品工程复杂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 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8-1 具有健全的人格、人文社会科学素养;
8-2 能够在食品领域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
8-3 具有解决食品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9 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9-1 能够正确认识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对解决复杂食品工程问题的意义和作用;
9-2 在团队中做好自己承担的角色,能与成员协同合作,培养团队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10 沟通: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0-1针对食品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借助讲座、实习和毕业设计等方式,能够用口头和书面形式与食品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
10-2 至少具备一种外语的应用能力,能够阅读食品科学与工程相关外文文献,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 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1-1 在工程实验、实习和实践中,理解和掌握食品工程管理和经济决策方法;
11-2 结合食品领域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能够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工程管理原则与经济决策方法。
12 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2-1 能够认识不断探索和学习的重要性,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了解拓展知识和能力的途径;
12-2 能够主动了解食品工程领域的最新理论、技术和国际前沿动态,适应个人或职业发展的要求。
二、评价方法
在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进行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进行评价过程中,采用直接评价和间接评价方法。基于课程评价包括(教师自评和员工自评)是针对毕业要求二级分解指标点分别进行达成度计算,应届毕业生评价、往届毕业生评价和企业评价是针对12条一级毕业要求指标点进行达成度计算。然后针对12条一级毕业要求指标点,将课程评价达成度结果平均值与应届毕业生评价达成度、往届毕业生评价达成度和企业评价达成度按表1权重整合,计算出12条一级毕业要求指标点进行达成度。最后,本专业教学委员会委员根据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和利用,用于后续教学环节的持续改进。
表1 不同评价方式在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中的权重系数
评价方式
|
直接评价
|
间接评价
|
课程评价
(教师自评)
|
课程评价
(员工自评)
|
2014级毕业生评价
|
往届毕业生评价
|
企业评价
|
权重系数
|
0.6
|
0.1
|
0.1
|
0.1
|
0.1
|
(一) 直接评价方法—基于课程评价(教师自评)的毕业要求达成评价方法
1、计算课程分目标评价达成值:以主干课程教学大纲中所述的考核方式(例如:试卷分值、项目成果、实验报告、平时成绩、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论文、答辩成绩、平时测试、调研报告等)作为评价依据,计算该门课程教学大纲中所确定的课程分目标达成值;
2、计算课程支撑毕业要求分解指标点的达成值:结合课程分目标与毕业要求分解指标点的支撑关系,计算强支撑主干课程所有毕业要求分解指标点的达成值;
3、毕业要求分解指标点达成评价:依据所有强支撑主干课程对毕业要求分解指标点的评价结果,并赋予每门课程不同的权重值,计算该分解指标点总的毕业要求达成值。
举例:见表3、表4
(二) 间接评价方法—基于课程评价(员工自评)的毕业要求达成评价方法
除教师自评外,本专业针对课程开展了面向员工的课程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主讲教师及可课程负责人,主讲教师及课程负责人针对评价结果制定下一步改进的方案和措施。
表2 面向员工的课程评价表(以《食品微生物学》课程为例)
课程名称
|
|
评价时间
|
|
|
|
优
(100分~85分)
|
中
(84分~70分)
|
需改进
(69分~0分)
|
平均分
|
3-1掌握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化学和食品营养学等食品科学基本理论知识
|
能够全面掌握食品微生物学基本理论知识
|
能够掌握食品微生物学基本理论知识
|
不能掌握食品微生物学基本理论知识
|
|
7-1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系统和过程,并具有良好的质量、安全、服务和环保意识
|
能够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系统和过程,并具有良好的质量、安全、服务和环保意识
|
能够基本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系统和过程,并具有良好的质量、安全、服务和环保意识
|
不能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系统和过程,并具有良好的质量、安全、服务和环保意识
|
|